广州附医华南医院
当前位置:广州附医华南医院精神科 > 抑郁症 >

真假抑郁症

文章来源:北京德胜门中医院 发布日期:2013-10-30

不高兴不一定就是抑郁,看个笑话,如果还笑就没大事—这是中国着名的抑郁症患者崔永元给出的非正式判断抑郁症标准。

虽然,根据统计,全球有超过1.21亿的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,但相关领域的医生和学者至今说不清抑郁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,比较常见的公认假说包括:遗传因素、生化因素、心理—社会因素。

但在过去的十多年里,经过医药广告的熏陶,“抑郁症是一种疾病”这一概念已经被普遍接受,而作为一种疾病,上述关于病因的假说实在是太大而全了—等于什么都没说。

也因此,在普通人看来,围绕抑郁症的研究成果总显得那么遥不可及且不靠谱。

美国研究人员通过小白鼠实验证实,长期暴露在污染的空气中会引起大脑的物理性变化,降低学习记忆能力,甚至引发抑郁症。

中国的复旦大学和湘雅医学院,在对比健康人与39位抑郁症患者的大脑功能网络后,他们发现二者显着的区别在于患者的“憎恨”脑网络消失了,这可能导致抑郁症患者难以控制对自己或他人的负面情绪。至于究竟是“不会恨”导致抑郁症,还是抑郁症导致“不会恨”,尚不明确。

日本研究人员则声称,一种名为HDAC6的蛋白质与抑郁症有关。这种蛋白质在脑部神经细胞内含量很高,如果能够阻碍这种蛋白质发挥作用,就可获得与使用抗抑郁药物相同的效果。

与抑郁症患者同步增长的是号称得了抑郁症的人—其实,真正被确诊为抑郁症的人往往不愿意承认这一点。

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,中国抑郁症的发病率为3%至5%,属于全球发病率低的国家之一,但就在这里,已经呈现出日本社会在新世纪前后的“集体抑郁”趋势。

近5年来,书店里有关抑郁的书籍从出版到销售均成倍增长。论坛上、微博上提及抑郁的帖子超过了音乐和美食,几乎与爱情主题不相上下—当然,爱情与抑郁往往密不可分。在电视和报章的新闻中,几乎每一天都会出现抑郁的字眼。

积极推动抑郁症教育的还有医药企业。你或许听说过,抑郁症被称为“精神感冒”,可你八成不知道这个说法的首创是一家日本制药公司。在抑郁症治疗药物—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剂进入日本的前一年,这家公司使用这个“创意”并大肆宣传:“有病就得吃药”。

崔永元之后,越来越多的中国明星和公众人物也主动承认自己得过抑郁症。如今,无论是几线的艺人,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一段又重新出现时,例牌原因就是“抑郁了”。这是一个优质的励志故事,比承认被包养和出柜相比,健康圆满得多。

比看牙医更时髦的是看心理医生。在正规的从业人员看来,合格的心理医生总数不会超过梁山好汉。可是,总有这样一类病人:一个年轻貌美的女白领,笑着对心理医生说“我喜欢来看病,每次看过之后我都很高兴”。

抑郁症不传染,却流行着一种误读:抑郁症患者都是天才;抑郁症患者都感情细腻或者受过感情的伤,值得同情;抑郁症是一种富贵病,得抑郁症的人通常因为压力大,而越有名誉、越有地位、越肩负重职,至少是对自己要求严格又过度忙碌的人越容易压力大,就这样,抑郁症摇身一变成了“工伤”和身份的标签。

这便可以理解为何有那么多“妇联医生”、“居委会大妈”、“电话促销员”纷纷成了心理医生。

医院简介

MORE
北京德胜门中医院

北京德胜门中医院是北京中医疑难诊疗特色医院,集合了众多临床经验丰富的精神科医师联合亲诊,承袭传统中医有效治疗的特点,借助于先进设备发挥中医药的药用,树立精神疑难诊疗水平的新标准...[详细]

医生团队

MORE